天德網

中欧重重资讯不需要改变

时间:2025-04-19 11:12:08来源:作者:

依照约定,朝令到今年年底中欧光伏较低价格承诺协议将到期。夕改行业根据日前欧盟委员会对中欧光伏案做出的中欧重重资讯终止调查决定,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将延续两年前达成的光伏价格。
  
  按照商务部的贸易迷雾评价,“这件事到目前为止结果还是朝令不错的”。
  
  至此,夕改行业又一场贸易保护行动宣告“流产”。中欧重重资讯但一直暗流涌动的光伏中欧光伏贸易,能否就此平静下来?贸易迷雾
  
  欧委会虚晃一枪
  
  据商务部透露,欧委会日前披露称,朝令包含中国价格在内的夕改行业现行(中欧双方协议的)基准价格,能够反映大部分国家光伏产品价格总体情况,中欧重重资讯不需要改变。光伏鉴于此,贸易迷雾欧委会拟终止针对中欧光伏案较低限价调整机制的期中复审调查。
  
  借用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副局长刘丹阳的话,“我国光伏行业这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道路艰辛,面对着非常严峻、复杂、多边的全部贸易环境。”
  
  中国的出口产品频繁遭遇贸易摩擦,而作为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光伏产业也没有幸免于难。从2011年以来,美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对中国的光伏产业围追堵截,单美国就先后发起了两轮“双反”调查。
  
  此次的中欧光伏争端始于2012年9月和11月。彼时,欧盟先后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组件、电池及硅片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2013年6月4日,欧委会宣布欧盟分两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自6月6日起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月6日后税率将涨至47.6%,其间平均税率为37.2%~67.9%。
  
  破题还需多元化
  
  “中欧价格承诺在初期对我国光伏企业影响还是相当明显的,一方面当时销售总量中有相当比例都是出口至欧洲,新兴市场和中国国内市场还不足以消化产量;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但尚不具备规模。”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然而随着大部分国家光伏市场的广泛发展,欧洲市场占比在近两年已显著下降,我国企业都将销售重心放在了中国国内市场以及亚太市场;与此同时,随着一些企业又陆续在海外投入资金建厂,使得中欧价格承诺目前所能产生的影响已较为有限。”
  
  自2012年、2013年的低谷后,我国的光伏行业进入了恢复性持续增长阶段,今年以来持续回暖。1~9月,中国多晶硅产量达10.7万吨,同比增长9.1%;电池组件的产量达31吉瓦,同比增长32%;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约10.5吉瓦,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8吉瓦,中国在产18家多晶硅企业中,10家实现满产,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过15%,行业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趋于良好。
  
  据中国光伏协会理事长高纪凡透露,在出口方面,虽然面临包括欧洲、美国的一些贸易摩擦,但通过中国光伏企业的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出口持续向好。
  
  中国工业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欧盟曾是中国光伏产品非常大的出口市场。2011年、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的总金额约为204亿美元、100多亿美元。而经过几番摩擦,欧盟已不再占据中国光伏出口市场近半壁江山。日本在2014年跃升为中国光伏产品靠前大出口市场。
  
  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了61亿美元光伏电池组件,日本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其中对日出口占31.28%,而对欧出口只占19.47%,亚洲市场占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额的56.64%。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天德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