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網

说明在检测波长为510nm条件下

时间:2025-04-20 15:41:17来源:作者:

2.2 单因素优化BPO检测体系

2.2.1 检测波长对检测体系的分光法快粉中影响

2.2.1.1 最佳波长的确定

选择不同浓度的BPO标准溶液,分别在波长480、光度490、速检售婴500、测市510、儿奶520、氧化530和540nm下采用1cm的苯甲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如图2。分光法快粉中

根据吸光度的光度大小确定最适检测波长,其中吸光度越大说明检测体系在相应波长下响应性能最好,速检售婴由图2所示,测市该体系在510nm处BPO的儿奶吸光度最高,说明在检测波长为510nm条件下,氧化检测体系的苯甲灵敏度最高,响应性能最好,分光法快粉中故筛选最适检测波长为510nm。

2.2.1.2 方差分析

将在各个波长下所测的吸光度的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如表1所示,P=0.0001,P<0.01,所以检测波长对BPO检测体系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2.2.2 缓冲液pH对检测体系的影响

2.2.2.1 最佳pH的确定

由于BPO只能在酸性条件氧化Fe2+为Fe3+,发生褪色反应,因此设定pH范围在3~6之间。在优化后得到的最适波长条件下,分别设定缓冲液pH为3.5、3.8、4.1、4.4、5.1、5.4和6.0时采用1cm的比色皿测定BPO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大小确定最适缓冲液pH,其中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缓冲液的最佳pH条件,如图3。

由图3所示,初期吸光度随着缓冲液pH的升高而逐渐变大,在体系缓冲液的pH为4.4时,吸光度数值达到最高,为0.616。当缓冲液的pH继续升高时,体系的吸光度值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鉴于本反应为褪色反应,因此选择吸光度较低的数值为最优水平,故筛选最适缓冲液pH为6。

2.2.2.2 方差分析

将在不同缓冲液pH条件下所测的吸光度的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2,P=0.0001,P<0.01,由此得出,缓冲液pH对BPO检测体系的影响非常显著。

2.2.3 反应温度对检测体系的影响

2.2.3.1 最佳反应温度的确定

设定反应温度为室温(约23℃)、30、40、50和60℃,采用1cm的比色皿测定BPO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大小确定最适反应温度,如图4。

由图4可知,在反应初期其吸光度出现最大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吸光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为50℃时,吸光度降至最低点。但伴随温度的提升,吸光度又开始上升,在温度超过60℃时,吸光度又出现下降趋势,这种反复的现象说明,在当反应温度超过为50℃时,检测体系对温度的响应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鉴于此筛选最适反应温度为50℃。

2.2.3.2 方差分析

将在各个波长下所测的吸光度的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P=0.0001,P<0.01,所以反应温度对BPO检测体系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关链接:比色皿过氧化苯甲酰硫酸亚铁铵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天德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