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取温度的乙醇选择
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分析图3数据可知,浸提极磷究当提取温度从15℃升至35℃时多酚得率随之升高,法提酚物继续升高提取温度,取南多酚得率反而呈下降趋势。虾多这主要是质研由于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提取物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但也会引起热敏性多酚的乙醇降解,降低得率。浸提极磷究
(4)物料比的法提酚物选择
物料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见图4。随着物料比增加,取南提取液中的虾多多酚含量增加,当物料比大于1:9以后,质研继续增加溶剂用量,乙醇多酚得率有所下降。浸提极磷究为了达到较高的法提酚物提取率,且节约提取成本,选择物料比1:9。
2、响应面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实验
(1)响应面实验设计与结果
在单因素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物料比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以多酚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按照响应面设计进行多酚提取实验,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使用Minitab15.0软件对表2中响应面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以南极磷虾多酚提取得率(Y)为目标因子,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和提取料液比(D)为变量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
Y=1.1937+0.1108A+0.0195B+0.0468C+0.1158D-0.2402A2-0.1623B2-0.0970C2-0.2364D2-0.0750AB-0.1845AC+0.1298AD-0.0335BC+0.0460BD+0.0195CD
(2)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对实验拟合所得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98.80%,调整系数R2Adj=97.41,说明方程具有良好的拟后情况,可以真实反映溶液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和提取料液比(D)与响应值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进行较为准确的响应值分析与预测。方程一次项A、C与D的P值小于0.05,说明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料液比的变化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显著,一次项B的P值为0.06>0.05,说明提取时间的变化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不显著。二次项AA、BB、CC、DD、AB、AC与AD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BC、BD与CD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几个因素的两两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因素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可以通过图5的响应面曲面图直观地反映出来。使用Minitab15.0软件求解回归方程,得到南极磷虾多酚的最佳提取参数为:乙醇浓度80.0%,提取时间69.1min,提取温度35.5℃,物料比1:9.7。在此条件下,预测多酚提取率为1.231mg/g,考虑实际提取操作,将南极磷虾多酚提取条件修正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70min,提取温度35.5C,物料比1:10。使用修正参数进行南极磷虾多酚提取实验,测得多酚得率为1.227mg/g,与预测值基本对应,说明使用Minitab15.0软件拟合得到的南极磷虾多酚提取工艺参数真实可靠,具有实际提取应用价值。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磷虾多酚提取参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70min,提取温度35.5℃,物料比1:10,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多酚提取得率为1.227mg/g。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南极磷虾多酚物质具有绿色简便,高效经济的优点,具有实际提取应用价值,且为进一步研究南极磷虾多酚的类型及功能活性提供实验基础。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乙醇,南极磷虾,国家标准物质网